律助(一)
文/ 罗云律师 2009年10月5日
以前有人说,“司考”为“中国第一考”。之所以称为“第一考”绝不在于其参考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其考试难度之高。
一种考试的难度,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通过率;其二、参考门槛。司考在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称为“第一考”。但我认为,现在中国第一考并不是司考,而是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竞争之惨烈,是任何考试都无法比拟的。
但通过司考后,许多人的际遇并不相同,大部分通过司考者并未从事律师职业。难道有比通过司考更难的吗?当然有,那就是做律师。做律师比司考难,而做律师助理比做律师还难,很多人刚迈进律所,就败给了律师助理这道坎。所以,有很多人通过司考而徘徊于律师职业之外,也就见怪不怪了。
司考对我来说,紧张了十个月,完成了一个法盲到一个法律专业人士的蜕变。寻找律师工作,虽千辛万苦,碰壁数十次,但终在两个多月之后就初见成效。而律师助理,对我来说是漫长的三年半时间,比硕士研究生研习时间还要长,差不多就是一个优秀本科生的大学生活。
对我而言,泽大所马总通知我被泽大录用时的心情绝不亚于通过司考的心情。我终于如愿以偿迈入律师行业——这让我既向往又陌生的行业。
初到泽大,我被“发配”到了位于浙大法学院的泽大分部,给各位有律师执照的教授们拎包打杂。
在去分部报到之前,泽大所对我们几位新进助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据说这是泽大所唯一的一次正式短期培训,就是今年事务所新招的十位公共助理,也未享受过如此待遇。
那次岗前培训,马总讲述的律师礼仪,如律师如何点菜、握手、介绍、打领带、穿鞋、点茶、点咖啡……
唐律师激情洋溢的执业感悟演说,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次培训让我对律师这样神秘职业有了初步了解,也对未来充满希望。
岗前培训期间,正值大学暑假,我就先偷偷到位于浙大西溪校区的浙大法学院泽大分部“踩点”,熟悉一下“就业”环境。
浙大西溪校区就是浙大四校合并前的杭州大学。早在1996年的国庆,我读大四时,应朋友之邀“视察”杭州,也是毕业前对希望就业的城市“踩点”。当时朋友带我到杭州大学,并不是因为杭大有多么出名、也不是冲着杭州美女而去,而是仰慕一位硬笔书法大师任平先生。
任平先生的硬笔书法,为硬笔书法专业人士所熟知。我在读高一时,就接触到他的书法。所以,当年到杭州,也执意要去他任教的杭州大学看一看。据说任平先生仪表堂堂,风流倜傥,讲授大学语文时,常以毛笔当粉笔,将宣纸做黑板,讲授《兰亭序》。
任平先生作为早期崛起的中国硬笔书法创作者、推动者与硬笔书法活动家,以一手袅娜婀娜的“我爱海”而享誉硬笔书坛。作为早期硬笔书法热潮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以硬笔行书名世。他的硬笔书法作品属典型的帖学范畴,用笔细腻精到、注重起落笔的变化,有“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韵致。
那次,我并未见到任平先生,只在杭大的海报栏边逗留许久,“检阅”一下杭大学生的书法水准。
1997年,我大学毕业时,杭州一单位热情邀请我,但我还是放弃了美丽的杭州,去了苏南的一座小城。而在四年后的2001年,我又鬼使神差地来到杭州,并从此与杭州结缘。
来杭州后,为生活奔波而放下心爱的钢笔,但仰慕任平先生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2007年的4月,本人在代理一著名书法家应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称权案的一审胜诉庆功酒上结识了任平先生,先生身材修长,脸庞棱角分明,眼睛炯炯有神。那时他早已是博士、博导、教授了。遗憾的是,他已离开浙江大学,去北京发展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