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最新知识产权案例
编者按:
前几天,有朋友微信发来图片,说我被“夸”了,让我看看最近一期《浙江律师》。
已连续三年作为浙江省律师上岗培训的讲师,作为过来人给即将成为律师的同仁们,分享知识产权律师实务、律师专业化心得以及执业感悟。
每次培训我都说,只要有一人听、一人不刷朋友圈、一人不打瞌睡、一人对我的某一句话有所触动,我的这次讲课就成功了>>>
云知队 罗云律师
2017年7月7日
——参加2017年浙江省第一期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心得
文/金道律所 王楠
刚刚结束的今年第一期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培训,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报名火爆,这是省律协首次采用微信方式报名,305个名额在三秒钟内一抢而空,报名信息的填写必须一气呵成,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更为重要的是培训师资雄厚,授课内容经典,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务操作,既有宏观行业趋势展望又有微观执业技巧传授,尤其是知名律师们的经典案例,听得人如痴如醉,深深地被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所折服。培训后,对律师如何从业的思考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
底线思维
明确执业底线恐怕是律师最基本的看家本领,因为几乎每一位来上课的老师都提到了律师执业底线的问题。的确,如果对底线认识不清,游走于其上,必然给自己的执业生涯埋下隐患。律师是依赖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事务中都存在一个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虽然律师要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争取利益,但要注意,这里的利益是合法利益,凡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律师皆不可为。就如陈月琪律师所言:“我们辛辛苦苦考出来的这本律师执业证是安身立命之本,万不可为了一时利益把自己的饭碗丢了,那就追悔莫及了。”陈律师在讲述律师房地产业务的过程中为我们划出了各种红线——二手房买卖合同中不能无中生有、虚假诉讼,房地产并购项目中要防范非法转卖、倒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罪名,商业地产销售要杜绝陷入非法集资的泥沼……省律协副会长、道德与纪律委员会主任叶连友专门为我们通报了2016年全省律师违规违纪情况,其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小错酿大恨”,比如看守所会见给嫌疑人递香烟、提供手机给嫌疑人使用、给嫌疑人带食物等,这些在平常老百姓看来都是合乎情理的,但由于嫌疑人与律师的特殊身份,上述做法都会收到行业处分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所谓有限制才有权利,有边界才有自由。律师必须时刻保有底线思维,防范风险,远离红线。
学无止境
律师时时处处要学习,这也是培训中各位授课老师反复提到的。律师既要研究法理,又要懂规则接地气,而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作为律师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随时随地学习以充实自我,确保提供的法律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虽然进入律师行业才半年多,我对这一点已深有体会。以前做检察官,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刑事案件,平时的学习也局限于这个领域。但律师就不一样了,虽说有专业划分,但在形成绝对的专业化之前,律师的知识储备必定是越广越好,试想一个当事人问你关于婚姻家事法律的问题,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这会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以后有其他的法律事务他还会来找你吗?所以,我看到身边的律师,无论是年过半百、征战律界的老江湖,还是风华正茂、出类拔萃的行业精英,都在不断地学习充电。整个行业崇书尚学,蔚然成风,省律协、市律协几乎每周都有各种专题的讲座,碰到名师讲坛或是热点问题沙龙,还会一座难求。我所在的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有专业沙龙、每月一讲、青年律师交流群等多种学习途径供大家选择,各个团队也经常组织律师对本领域内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案例展开学习讨论。身处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真正感受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
注重细节
越是大律师就越注重细节,这是我本次培训的一个特别发现。黄新发律师告诉我们,开庭时可以把自己梳理的案件关系图表、代理词刻成光盘提交给法官,为什么要刻成光盘而不是存进优盘呢?因为法院的电脑都加密了,不能插优盘。这就是细节。罗云律师告诉我们,如何一眼辨别专利类型,只需看专利号即可,“1”开头的是发明,“2”开头的是实用新型,“3”开头的是设计外观;专利的有效需具备两个要件——第一有专利证书,第二每年按时交纳年费,且年费是递增交纳的。这就是细节。徐宗新律师告诉我们,律师初次会见当事人时可以带上家属写的字条,说明律师是家属请来的,有利于尽快建立起双方的信任,但字条只能给他看一下,不能递给他;庭前辅导时律师要告诉被告人出庭时不用穿看守所的马甲,选择深色简洁的服装即可。这就是细节。
我们常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实践中又经常忽略细节。忽略细节是因为没有用心,缺乏为了办好案件穷尽所有的顶针劲头。年轻人虽有年轻人的优势,但前辈们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更加弥足珍贵。一个案件,会因为这些细节让法官感受到律师的良苦用心,让当事人多一份对律师的信赖和认可。一个细节,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有扭转局面的大作用,但一定会成为你执业风格的小亮点。
头脑风暴
仰望着讲台上一位位大律师对法律专业的信手拈来,对成功案例的娓娓道来,我们除了敬仰,还是敬仰,内心里多么期盼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举重若轻,挥斥方遒。记得柴静在《看见》里说过:“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每个出类拔萃的人,都为他现在所站的位置,付出了很多很多。”罗云律师为我们讲述了他毕业后的十次律所面试经历,还有一次被一家小律所录用后,不安排辅导老师、不发工资的遭遇,我似乎看到了那个颤颤巍巍、自信被打碎一地的年轻人,就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人,一步一步走到了浙江省知识产权专业的前沿,成为行业领袖。对罗律师这十五年的经历,我充满了好奇,我想,这必定是一部无比精彩的励志大剧。
专业化是当前律师行业的一大课题,年轻人究竟该如何走专业化道路?我心中疑云重重。罗云律师讲述了他的专业化历程:
作为律师,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罗律师,你主要做什么业务?”
2002年,刚实习时,我的回答是,什么都不会做。
2003年,拿到执业证,我的回答是,什么都会做。
2006年,我的回答是,不要问我主要做什么业务,要问哪些业务我不做。
五年前(2012年),我的回答是,主要做知识产权。
三年前(2014年),我的回答是,只做知识产权。
从这位知识产权专业大腕级律师的经历中,我看到了坚持,正如罗律师自己所言——傻*的坚持,一定会有牛*的未来!
一次执业培训,犹如一场头脑风暴,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律师执业理念和态度的传承。感谢这次授人以渔、务真务实的培训,我们将跟随前辈的脚步,漫漫修为,上下求索。